文章
長期散步能把5類病「走沒」?建議50歲以后這樣做
2023/08/03

很多人都覺得只有去健身房或者長跑才算是運動,其實,走路早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」

堅持走路,減少疾病

走路的好處非常多,只要我們每天堅持走6000步,就可以大大降低下面這些疾病的發生率:

01腸胃疾病

對于腸胃不太健康的人來說,通常會有食欲不佳、便秘、腹瀉等癥狀,這多與消化不良有關。

如果能夠每天堅持走路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,那麼不僅可以促進腸胃的消化吸收,對于腸胃已經受損的人來說,也能夠得到改善。

02糖尿病

對于平時血糖較高的人來說,我們除了可以通過藥物控制血糖之外,還可以通過走路消耗熱量,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

ADVERTISEMENT

03骨質疏松

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,人體內的鈣質會有一定程度的流失。每天走路鍛煉,可以增強骨密度,減緩鈣流失,預防骨質疏松

此外,走路還能鍛煉肌肉,而肌肉可以更好地穩定骨骼、保護關節,防止骨骼受傷。

04頸椎病

現代人大都有頸椎疾病,如果病情比較嚴重,可能會出現眩暈想吐的癥狀。

所以,對于經常久坐不動的人來說,堅持多走路,讓頭抬起來,能夠舒展胸背部、減輕頸肩腰背等多處的壓力

05心血管疾病

走路可以鍛煉心血管,讓血管更加有彈性,從而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幾率降低。

不過要提醒大家:走路不要過量,一般每天6千到1萬步為宜。如果太多,反而會傷及膝蓋,對健康不利。

科學走路有講究

01速度:因人而異

可分為慢步走(每分鐘約70~90步)、中速走(每分鐘90~120步)、快步走(每分鐘120~140步)、極快速走(每分鐘140步以上)。

ADVERTISEMENT

低強度是微出汗、有點喘,但不影響說話;中等強度是內衣有些濕的出汗、喘氣,說話連貫性受影響;高強度是大汗淋漓、不想講話。

建議:老人可每周選擇3天、每天進行45~60分鐘的健步走鍛煉,可選擇中速走、慢走交替循環的方式。

02地點:土地、草地

不是每條路都適合走路,理想場所應該是操場的塑膠跑道,而避免在水泥地、柏油路等硬地面、坡面上走。

當然在實際生活中,實現這個較困難,但有土路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。

因為地面會給你一個反作用力,會構成一些危害。

比如中長跑運動員最容易犯的問題是脛骨骨膜炎,迎面骨一摸都分棱了,而且很痛,這是無菌性炎癥,在硬地上走,就容易引發這種疾病。

在人行便道上走也沒問題,但最好遠離機動車廢氣。

03鞋子:輕便的運動鞋1

走路需要選雙好鞋,不一定非要名牌的,舒服就行。

適合健走活動的運動鞋,要合腳(不壓腳背、不擠腳尖),鞋底與地面接觸面大,輕便(材質透氣和柔軟,走起來較輕盈),避震(健走時腳底所受到的沖擊是全身體重的1.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
ADVERTISEMENT

有種「合照」叫跨越時間! 21張時光對比照「張張見真情」,最后一張讓人淚目
2024/02/20
你認識圖中這個人嗎?他被譽為昔日「亞洲第一中鋒」,其女友曾被成龍苦追8年
2024/02/16
「電影女王」邱淑貞:23歲一戰成名,火爆香港,成為「全香港男人的理想」,卻在巔峰時刻毅然退圈,發生了什麽?
2024/02/16
心臟決定壽命!建議中老年:別太省錢,多吃這4樣,越吃心臟越強
2023/11/15
這4道菜寄生蟲含量最多,醫生從來都不吃,嘴再饞也要忍住別吃!
2023/11/15
通便食物排行榜公布!藏在身邊的天然「通便果」不是香蕉而是「它」
2023/11/15
什麼時間量血壓最準?醫生提醒:有3個最佳時間,很多人都白測了
2023/11/15
人老了,不在于運動,不在于喝水,過了60歲,請牢記4項長壽準則
2023/11/15
吳孟達肝癌離去!醫生提醒:此癥多是「拖出來的」若身體2處「發癢」要及時檢查肝!
2023/11/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