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句俗話說得好,「年過50天過午」,過了50歲的人,身體就好比是天上剛剛過了正午的太陽,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,無論是身體器官,亦或是精神狀態,都很難和年輕時候相提并論。
自然,年輕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,比如早起,運動等,當然也不適合50歲以后的朋友,年過50 ,想要更加健康長壽,「散漫」一點,「懶」一點,或許是更好的選擇。
01年過50,「懶」點兒其實更有利長壽
這里還請大家能夠認識清楚,「懶」一點兒,并不代表要完全地懶散下來,而是對日常的生活和養生,多一些貼切實際的包容。
我們就以最常見的運動舉例:
對于中老年人來說,如果盲目地追求運動效果,過量運動,反而會導致膝蓋和骨骼受損,繼而對健康和長壽不利。
但如果在運動時能夠「懶一點」,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運動,既能收獲運動帶來的諸多好處,也能避免對肌肉和骨骼造成損傷。
又或者從心態層面:
50歲以后,因為年齡增長,神經和大腦老化,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差,如果情緒激動,很容易會損傷大腦和神經,增加精神疾病風險。
但在生活中,難免會遇到諸多的小事,如果勤于算計,或者樂于關注這些不必要的事情,負面情緒滋生,當然也不利于長壽。
反之,如果能夠「懶一點」,懶得去關注這些事情,心境更加豁達,心理狀態更健康,對長壽自然也是有幫助的。
綜上所述,「懶一點」,并不是讓大家待在家里,一動不動,完全懶散,而是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,懂得給自己放松的機會,繼而降低自身不必要的負擔和累贅,更有利于長壽和健康。
具體到日常生活中,養成3種「懶」的習慣,保持良好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態。
02養成這3種「懶習慣」得以擁抱健康
01「懶」得和別人置氣
50歲以后,因為年齡增長和生活方面的壓力,情緒難以控制,在與人交流時,可能會忍不住自己的怒火,出現生氣,憤怒的情緒。
憤怒的情緒出現,不僅會增加血液流動速度,導致心臟跳動加快,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,且所謂「怒傷肝」,經常生氣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。所以,「懶」地和別人生氣,盡可能避免憤怒的情況產生,肝臟和血管更健康,疾病風險降低,自然對長壽也有所幫助。
02「懶」的多吃
人的消化系統同樣有年齡,50歲以后,消化系統能力減弱,吃的太多不僅不能補充身體,還會導致食物殘渣和代謝物質淤積,引發消化系統疾病。
因此50歲以后的朋友,千萬不要故意多吃,來維持身體營養供應,「懶」的多吃,適當的「挑食」一點,有的時候也是幫助腸胃減輕負擔。但一切的一切,都還請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進行,攝入全面的營養,才能更有利于健康長壽。
03「懶」得擺弄電子設備
對于高年齡段的朋友來說,現代社會所帶來的電子設備產物,大多很難接受。
這個時候,不妨直接「偷懶」,「懶」的去擺弄電子設備,既能避免不必要的輻射,同時也能夠保護眼睛,更有利于身體健康。多余的空閑時間,和老友相聚,和朋友一起跳舞玩樂,既健康,也更加快樂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