蔬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,不僅價格便宜,而且營養豐富。根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議,每人每天應攝入不少于300g的新鮮蔬菜。
研究顯示,每天吃4-5份蔬菜的人,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更低,未來發生腦梗死、心肌梗死、癌癥、老年癡呆等疾病的機率更小。
但并不是所有蔬菜都能帶來健康,有些蔬菜看似天然無添加,實際上則是危害身體健康,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那些不建議吃的蔬菜。
1、發芽的土豆
土豆一旦發芽或變青,往往積累了大量的龍葵素,而龍葵素有溶血作用,對黏膜有較大刺激,可能引發胃腸道充血、水腫。
由于很多老年人勤儉節約慣了,覺得土豆發芽沒事或者扔掉可惜了,會把土豆發芽的部位削掉后繼續食用。
但殊不知剩下的這部分土豆,也有可能已經含有大量龍葵素,食用后依然有中毒風險。龍葵素中毒后,患者會出現口舌發麻、噁心嘔吐等癥狀,長期食用可能會增加癌變風險。
2、不熟的四季豆
四季豆是一種高膳食纖維的蔬菜,經常食用對身體健康比較有益,但未煮熟的四季豆,含有凝集素和皂角素,這些都屬于有毒物質。食用后可造成食物中毒,出現急性胃腸炎癥狀。所以,為了防止發生四季豆中毒,炒菜時務必要將四季豆煮透、煮熟。
3、野生的蘑菇
記得小時候經常上山采蘑菇,不過大多會由有經驗的人帶著,告訴我們哪些不能采、哪些不能吃,但即便這樣仍經常發生蘑菇中毒事件。
這是因為野生蘑菇種類繁多、難以辨認,并且其中不少是毒蘑菇,在云南食用野生蘑菇致死的報道并不少見,所以一定不要輕易嘗試。
4、鮮黃花菜
黃花菜是生活中常見的蔬菜,但不建議食用新鮮的黃花菜,因為新鮮黃花菜中含有較多的秋水仙堿。
秋水仙堿進入體內會轉變成有毒物質二秋水仙堿,過量食用會導致體溫和血壓急劇下降,嚴重時甚至會引發休克昏迷。
所以,在食用黃花菜前建議大家,將其放在溫水里浸泡兩小時,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黃花菜中秋水仙堿的含量。
5、浸泡甲醛的蔬菜
不管是哪一種食物,都存在著一定的保質期,有些商家為了讓蔬菜儲存時間更長,會在蔬菜表面噴灑甲醛或將蔬菜浸泡在甲醛中。
而當我們長期食用含有甲醛的蔬菜,不僅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,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兒童和成人患白血病的風險。
想要提前預防癌癥,盡量少吃這5種食物
不過大家可以放心的是,市場上大多數蔬菜沒有致癌風險,而如果想要預防癌癥,真正要少吃的是以下4種食物。
1、霉變食物
霉變食物中含有一類致癌物黃曲霉素,黃曲霉素是砒霜毒性的68倍,即使是少量攝入!它不僅能引起肝癌,還可能會誘發骨癌、直腸癌、乳腺癌、卵巢癌等。日常的黃曲霉素重災區有剩飯剩菜、大米、玉米、花生、土榨食用油等。
2、燒烤食物
苯并芘是一種極強的致癌物質,體內攝入苯并芘之后會導致免疫力下降,增加患上胃癌和肝癌的風險,這種致癌物一般存在于燒烤類的食物中。
而且燒烤類食物在制作中經過碳化反應,還會產生其他的有害或致癌物質,體內攝入過多這些有害物質會增加患癌的風險。
3、酒精
酒精是生活中的「慢性殺手」,它對肝臟的危害是逐漸積累的,長時間高頻率大量地攝入酒精,會使人體出現酒精性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硬化,最后形成肝癌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